生物学形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也称人疱疹病毒3型(human herpes virus 3, HHV-3),在儿童时期原发感染时引发水痘(varicella),病愈后潜伏在体内,潜伏病毒再激活后引起带状疱疹(zoster)

血清型

  • 只有一种血清型,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

  • 主要靶组织:皮肤

  • 儿童普遍易感,发病率高达90%。

传播途径

飞沫传染(呼吸道)、接触传播

感染途径

致病性

自限性疾病
儿童水痘一般为自限性,症状较轻。成人水痘病情较重,20%~30% 会并发病毒性肺炎,病死率高。
妊娠期罹患水痘症状严重,并可经胎盘传播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新生儿水痘常呈播散性,病死率高。在细胞免疫陷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可表现为重症水痘,常并发肺炎、脑炎等致死性疾病。

复发性感染

多表现为带状疱疹。原发感染后,少量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约10%~20%水痘病人成年后,在免疫力低下或某些非特异性因素刺激下,潜伏的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突到达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疱疹。疱疹沿感觉神经文配的皮肤分布,串联成带状,多见于身体单侧胸部、腹部或头颈部,病人疼痛剧烈。罹患肿瘤、器官移植、接受激素治疗及 HIV 感染人群合并带状疱疹时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微生物学检查法与防治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水痘和带状疱疹,一般不依赖病毒的分离培养。必要时取疱疹基底部标本、皮肤刮取物、水疱液、活检组织等做H-E染色,检查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等;或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或用 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微量中和试验等检测特异性IgM抗体。也可用原位杂交或 PCR 检测组织或体液中的病毒核酸。

防治原则

VZV 减毒活疫苗已用于1岁以上健康易感儿童的特异性预防。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的接种人群为患有慢性疾病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生机会和减轻严重程度。在接触传染源72~96小时内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免疫球蛋白(varicella-zoster virus immunoglobulin, VZV Ig),对预防感染或减轻临床症状有一定效果,对免疫抑制病人尤为重要,但无治疗和预防带状疱疹的作用。

治疗

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和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免疫抑制患儿的水痘、成人水痘和带状疱疹,正常儿童患水痘一般不需采用抗病毒治疗。

  • 阿糖腺苷
  • 阿昔洛韦
  • 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