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性状

#TODO
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无芽胞厌氧菌,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表面,构成人体微生物群的一部分,包括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的球菌和杆菌。在人体微生物群中,无芽胞厌氧菌占有绝对优势,是其他非厌氧性细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10~1000倍。例如在肠道微生物群中,厌氧菌占 99.9%,大肠埃希菌等只占0.1%。皮肤、口腔、上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的微生物群中,80%~90%为无芽胞厌氧菌。一般情况下,它们对人体无害;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这些厌氧菌作为机会致病菌可导致内源性感染。临床上以口腔、胸腔、腹腔和盆腔感染为多见,无芽胞厌氧菌占这些部位感染的70%~93%,且以混合感染为多见。

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无芽胞厌氧菌.png

治疗原则

  • 外科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维持局部良好的血液循环,预防局部出现厌氧微环境
  • 要合理选用抗生素,对病人应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开展抗厌氧菌治疗。对不能立即清创或腹部贯穿性外伤并累及直肠等,可预防性应用抗厌氧菌药物。

临床上95%以上的无芽胞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对甲硝唑、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和克林霉素等敏感;万古霉素适用于所有革兰氏阳性厌氧菌感染。无芽胞厌氧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抗性;最常见的脆弱类杆菌和其他种类常产生β-内酰胺酶,可破坏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因此,对分离株要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以指导临床正确地选用抗生素用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