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菌属(Clostridium)

#G #index
Clostridium /klɑːˈstrɪd.i.əm/
梭菌属(Clostridium)属于梭菌科,是指一群厌氧、革兰氏染色阳性、能形成芽胞的大杆菌,由于芽胞直径比菌体宽,使菌体膨大呈梭形,故此得名。该属已报道176个种和5个亚种,多数为腐生菌,仅少数为病原菌;主要分布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及粪便中;芽胞对氧、热、干燥和消毒剂均有强大的抵抗力,能够在体外环境生存;芽胞侵人机体后,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形成繁殖体,可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在人类主要引起破伤风、气性坏疽、肉毒中毒,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该属绝大多数细菌均有周鞭毛,无荚膜;仅产气荚膜梭菌等极少数细菌例外;不同的细菌芽胞形态、大小及其在菌体中的位置各不相同,这些特点有助于菌种的鉴定。

本属的致病菌主要有:

生物学性状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菌体 细长 粗短 粗短
芽孢形状 椭圆 椭圆
芽胞大小 大于菌体 略小于菌体 大于菌体
芽孢位置 极端 次极端 次极端
菌体形状 火柴/鼓槌状 两端略钝圆 汤匙/网球拍状
鞭毛 + - +
荚膜 - + -
G⁺
培养特性 严格厌氧 PPT:中度厌氧-“厌氧,但不十分严格”[1] 严格厌氧
对营养要求不高,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 血琼脂平板:双层溶血环;
蛋黄琼脂平板:乳白色浑浊圈;
牛乳培养基:stormy fermentation
能消化肉渣,腐败恶臭。产酸产气。
疱肉培养基 - 不能消化肉渣,产气[2] 能消化肉渣,产酸产气
糖类 不发酵 分解多种常见的糖类 分解
致病 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 严重创伤感染食物中毒和坏死性肠炎 食源性肉毒中毒、婴儿肉毒中毒
主要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 α 毒素(alpha toxin),又称磷酯酶 C(phospholipase C) 肉毒毒素
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般不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临床上根据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
直接涂片镜检

相关问题

外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