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的分类

#G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细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因排列呈双或长短不一的链状而得名。不产生触酶,可与葡萄球菌相鉴别。该属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粪便及健康人鼻咽部;有75个菌种和14个亚种,大多数为人体微生物群成员;部分可作为机会致病菌引起多器官系统感染;极少数为病原菌,如A群链球菌和猪链球菌等。

分类方法尚未统一,常用的有3种。

1.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按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溶血与否分为3类。

  1.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a-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有1~2mm 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 a溶血,故亦称草绿色链球菌(viridans streptococcus)。这类链球菌多 机会致病菌。
  2.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形成 2~4mm 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β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因而亦称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3. 丙型链球菌(y-streptococcus):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因而亦称不溶血性链球菌(non-hemolytic streptococcus)。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一般不引起人类疾病。

2. 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链球菌的抗原结构较复杂,主要有3种。
(1)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细胞壁的多糖组分。为群特异性抗原,是链球菌分群的依据。
(2)表面抗原或称蛋白质抗原:细胞壁外的菌毛样结构,含M 蛋白,位于C抗原外层,具有型特异性。M抗原与致病性有关。
(3) P抗原或称核蛋白抗原:各种链球菌均相同、无特异性,与葡萄球菌有交叉。
根据链球菌细胞壁中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分成A~H、K~V20群。对人致病的链球菌菌株,约90%属A群。根据其M抗原不同,同一群的链球菌又可分若干血清型。例如A群可分150个型;B 群分4个型;C群分13个型等。链球菌的群别与其溶血性之间无平行关系,但对人类致病的A群链球菌多数呈现乙型溶血。

根据生化反应分类

在前述分类的基础上,对一些不具有群特异性的链球菌(如肺炎链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进一步用生化反应、药敏试验和对氧的需要进行分类。如按对氧的需要分为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性链球菌三类,前两类对人有致病性,厌氧性链球菌主要为口、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人体微生物群,在特定条件下致病。
医学常见的链球菌.png

其他医学相关链球菌

Possible questions

Faq
Faq
Faq
Faq
Faq
Faq
Faq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