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多糖

  1. 特异多糖(O抗原,种特异性)
  2. 核心多糖(属特异性)
  3. 脂质A(毒性部分,无种属特异性)

脂多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位于外膜的外层,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G- 菌的细胞壁脂多糖具有毒性,也称为内毒素(endotoxin)
- 脂质 A (Lipid A):位于LPS的内层,是一种糖磷脂,由磷酸化的葡萄糖胺双糖单元组成,其上连接着几种长链脂肪酸,其中β-羟基豆蔻酸是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共有的。脂质A 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无种属特异性,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 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位于脂质A的外层,由己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庚糖、2-酮基-3-脱氧辛酸(2-keto-3-deoxyoctonic acid,KDO)、磷酸乙醇胺等组成,经KDO 与脂质A共价连接。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同一属细菌的核心多糖相同。
- 特异多糖(specific polysaccharide):在脂多糖的外表,是由多个寡聚糖(3~5个单糖)重复单位构成的多糖链,是革兰氏阴性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具有种特异性,因其多糖中单糖的种类、位置、排列和空间构型各不相同所致。特异多糖如果丢失,细菌即丧失O抗原,同时从光滑型(smooth type, S type)变为粗糙型(rough type,R type))。

另见

脂寡糖,特异多糖变为寡糖,没有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