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学性状

#微需氧
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属于弯曲菌目、螺杆菌科。目前属内有30多个种,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

  1.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阴性细菌,螺杆状,有鞭毛,菌体长约2.5~4um。幽门螺杆菌在宿主内外均可形成生物膜并可以从螺杆状转变为可存活但不可培养的球形。由于有鞭毛,一般幽门螺杆菌具有活泼的运动能力。在组织中经过染色可观察到(图 12-2)。
  2. 培养特性 微需氧菌(5% O2、10% CO2、85% N2),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通常需要3~5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形成针尖状、无色透明小菌落。在固体培养基(pH 7.0~7.2)培养时需加入动物血清或血液。最适生长温度为37°C。
  3.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分解糖类。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阳性,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释放氨,是鉴定该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人,常以家庭为单位的口-口途径或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胃癌致病因子
虽然胃内是酸性环境,但幽门螺杆菌高度适应胃内环境。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对其感染胃黏膜至关重要,尿素酶可以将尿素水解成二氧化碳和氨,从而使幽门螺杆菌能够在胃内酸性环境中生存。
幽门螺杆菌的鞭毛可以帮其穿过胃黏液层,快速到达胃黏膜定植。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外膜蛋白、黏附素等表面成分与上皮细胞紧密结合。
主要致病基因有:

  • 空泡细胞毒素基因 A (vacuolating cytotoxin gene A, vacA
    • 所有幽门螺杆菌菌株均有 vacA 基因, 但并非所有菌株会产生功能性的 VacA 毒素,其基因序列在菌株间具有高度多态性,且基因变异与幽门螺杆菌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VacA 毒素细胞毒素,导致细胞质空泡化改变
  •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 cagA)。
    • cagA仅存在于部分临床菌株基因组的 cag 致病岛(cag PAI),该致病岛编码 T4SS(IV型分泌系统),通过T4SS将CagA 毒素转运到胃黏膜细胞中导致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反应。目前cagA被认是幽门螺杆菌致癌的主要毒力基因,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agA 阳性菌株感染显著增加了胃癌的发病风险。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以导致宿主胃黏膜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等细胞的募集,并伴随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炎性因子 1L-1B、IL-6、IL-8 和TNF-o 的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激发的免疫应答难以有效将其清除,但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无创方法内镜下胃黏膜活检诊断。

无创方法

无创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

  • 尿素呼气试验基于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能够将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尿素分解次 NH,和COz,之后进入到血循环并由肺排出体外。因此,口服一定剂量的同位素标记的尿素后,通过测定其呼出气体中同位素1°C或"C标记的CO,变化情况,即可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超过90%。
  • 血清学检测费用低廉且应用广泛,但其在确定治疗成功方面的作用有限,对幼儿也不可靠。
  •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是可以替代尿素呼气试验的另一种选择。

内镜检查

出现贫血、消化道出血或体重减轻等症状的病人,以及年龄超过50岁的病人,应接受内镜检查,不仅可以检测幽门螺杆菌还可对其病情进行评估。

四、防治原则

  • 分餐饮食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为基础再加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等。铋剂以果胶铋为主,其他还可选碱式碳酸铋、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
  • 幽门螺杆菌疫苗正在研制中

Possible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