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需氧
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属于弯曲菌目、螺杆菌科。目前属内有30多个种,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人,常以家庭为单位的口-口途径或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胃癌致病因子。
虽然胃内是酸性环境,但幽门螺杆菌高度适应胃内环境。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对其感染胃黏膜至关重要,尿素酶可以将尿素水解成二氧化碳和氨,从而使幽门螺杆菌能够在胃内酸性环境中生存。
幽门螺杆菌的鞭毛可以帮其穿过胃黏液层,快速到达胃黏膜定植。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外膜蛋白、黏附素等表面成分与上皮细胞紧密结合。
主要致病基因有: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以导致宿主胃黏膜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等细胞的募集,并伴随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炎性因子 1L-1B、IL-6、IL-8 和TNF-o 的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激发的免疫应答难以有效将其清除,但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无创方法或内镜下胃黏膜活检诊断。
无创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
出现贫血、消化道出血或体重减轻等症状的病人,以及年龄超过50岁的病人,应接受内镜检查,不仅可以检测幽门螺杆菌还可对其病情进行评估。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和胃癌
cagA被认是幽门螺杆菌致癌的主要毒力基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无创方法或内镜下胃黏膜活检诊断。
无创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为基础再加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等。铋剂以果胶铋为主,其他还可选碱式碳酸铋、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
口-口途径或粪-口途径